企业名称:内蒙古正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电话:0477--8963561
产品销售电话:0477-3856111 15647735888
伊金霍洛旗办事处电话:0477--8963561
邮箱:znjt_2011@163.com
地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汇能煤电煤化工园区
网址:www.zhengnengjituan.com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时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规划建设运行情况;10月,在山东东营考察时来到胜利油田,登上钻井平台,察看作业情况,看望慰问石油工人。习近平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习近平总书记接连调研能源企业,折射出对能源问题的高度重视。这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春节将至,北方正处于寒冬,正是供暖保障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措并举加强供需调节,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强化民生用能供给保障责任,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供电供热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去年三季度,我国煤炭和电力供需一度紧张,个别地区甚至短时间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
有关部门果断出手、密集部署,从煤炭供应、市场监管到推动电价市场化改革,出台一系列措施,促使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电力和煤炭供应趋于缓解,有力支撑了工业生产、确保民生需求。
当前我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今年一季度还要应对去年经济增速基数较高等复杂情况,经济发展面临压力,确保能源供应和价格平稳,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际能源市场大幅震荡,国际天然气价格飙涨,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受此影响,国内煤炭现货、期货价格也出现过快上涨。在这个时刻,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平稳有序,对于守牢群众温暖过冬和民生用能底线,切实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意义十分重大。
山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但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对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他对这一关系中国长远发展重大问题的关注。
“等不得,也急不得”,充满辩证法,点明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秉持的方法论。
“等不得”,凸显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件我们基于自身发展必须要做的事。
如同一个牵引,通过推进“双碳”工作,可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破解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也是中国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之举。
“急不得”,凸显了推动“双碳”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实现“双碳”目标,绝不是简简单单、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也必将承受压力和阵痛。
但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对这一点,必须保持清醒。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工业化城镇化还在深入推进,能源需求也会不可避免继续增长。关键是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去年,个别地方出现“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的情况,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就是希望各地能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从客观实际出发,探索自身绿色转型路径。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这要求我们坚定信心,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更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在传统印象中,以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煤炭产业要不要发展?怎么发展?如何立足自身确保能源安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这几次考察中特别关注的问题。
在榆林,总书记强调,能源产业要继续发展,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在胜利油田,他指出,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此次赴山西考察,他再次强调,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
这为“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能源革命,根本要靠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此次在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到了煤炭清洁化利用。他指出,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月2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考察调研,听取山西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和企业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介绍。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6年以来,总书记连续7年在地方考察调研中看煤炭,看与煤炭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体制机制改革、科研创新成果和地区转型升级。
这一次次实地考察调研,关于历史,关乎现在,也关乎未来。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原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96.3%。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到轰鸣的机器、飞驰的火车,小到温暖的炕头、可口的炊饭,都离不开煤这个“动力之源”,许多地区也因煤而兴。
总书记曾经回忆,“我当年在延川插队的时候,榆林是全陕西最穷的地方。这边人口稠密,但缺吃少喝,都是汤汤水水过日子。后来一经发现了能源,并且有能力开采、发展能源产业,完全不同了。这也就是不到半个世纪的光景,榆林繁荣起来了。”
煤炭让城市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环境、资源、民生、政治生态的“欠账”。一些地区兴于煤也困于煤,“教训十分深刻”。2017年和2018年,总书记分别走访江苏徐州和辽宁抚顺的采煤塌陷区,了解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情况。看到矿坑修复成了生态湿地,总书记在徐州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煤作为主体能源是必要的,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作紧迫,任务艰巨。此前,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能源供应,“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要求。”
就在考察山西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这次在山西考察时,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握步骤节奏,先立后破、稳中求进,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
总书记多次关心煤炭相关重大工程项目,茫茫戈壁上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习近平同志来此考察神华宁煤年产25万吨甲醇项目;2016年7月,总书记考察正在建设的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同年12月,总书记对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这一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对我国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总书记去年9月在陕西榆林考察时谆谆叮嘱,“我们要用新发展理念来指导发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煤作为主体能源是必要的,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
“煤炭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就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煤炭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就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
这样的“创新煤”“绿色煤”“转型煤”,总书记这些年看得最多。在河南郑州,看升级换代的煤矿综采技术装备;在陕西榆林,看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这一“由黑到白”全产业链生产成果;五年三次考察山西,总书记每次都要了解山西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情况,“这项改革是我2009年在山西调研时提出的课题。这件事,我始终很关注”,叮嘱“路子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希望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低碳发展,我国在优化能源结构以及节能减排上做出巨大努力,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煤电装机占比降至50%以下,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达到9.5亿千瓦。中国还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从“一煤独大”的资源依赖到清洁低碳的高效利用,我们一定能积极稳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2016年以来,总书记连续7年在地方考察调研中看煤炭,看与煤炭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体制机制改革、科研创新成果和地区转型升级。
这一次次实地考察调研,关于历史,关乎现在,也关乎未来。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原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96.3%。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到轰鸣的机器、飞驰的火车,小到温暖的炕头、可口的炊饭,都离不开煤这个“动力之源”,许多地区也因煤而兴。
总书记曾经回忆,“我当年在延川插队的时候,榆林是全陕西最穷的地方。这边人口稠密,但缺吃少喝,都是汤汤水水过日子。后来一经发现了能源,并且有能力开采、发展能源产业,完全不同了。这也就是不到半个世纪的光景,榆林繁荣起来了。”
煤炭让城市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环境、资源、民生、政治生态的“欠账”。一些地区兴于煤也困于煤,“教训十分深刻”。2017年和2018年,总书记分别走访江苏徐州和辽宁抚顺的采煤塌陷区,了解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情况。看到矿坑修复成了生态湿地,总书记在徐州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关键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煤作为主体能源是必要的,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作紧迫,任务艰巨。此前,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能源供应,“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要求。”
就在考察山西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国情。这次在山西考察时,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握步骤节奏,先立后破、稳中求进,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
总书记多次关心煤炭相关重大工程项目,茫茫戈壁上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习近平同志来此考察神华宁煤年产25万吨甲醇项目;2016年7月,总书记考察正在建设的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同年12月,总书记对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这一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对我国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总书记去年9月在陕西榆林考察时谆谆叮嘱,“我们要用新发展理念来指导发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煤作为主体能源是必要的,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
“煤炭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就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煤炭产业发展要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就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
这样的“创新煤”“绿色煤”“转型煤”,总书记这些年看得最多。在河南郑州,看升级换代的煤矿综采技术装备;在陕西榆林,看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这一“由黑到白”全产业链生产成果;五年三次考察山西,总书记每次都要了解山西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情况,“这项改革是我2009年在山西调研时提出的课题。这件事,我始终很关注”,叮嘱“路子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希望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低碳发展,我国在优化能源结构以及节能减排上做出巨大努力,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煤电装机占比降至50%以下,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达到9.5亿千瓦。中国还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从“一煤独大”的资源依赖到清洁低碳的高效利用,我们一定能积极稳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新华社、人民网
123456
0477-385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