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称:内蒙古正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电话:0477--8963561
产品销售电话:0477-3856111 15647735888
伊金霍洛旗办事处电话:0477--8963561
邮箱:znjt_2011@163.com
地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汇能煤电煤化工园区
网址:www.zhengnengjituan.com
从大能源的角度,肯定离不开煤炭,不管外界声音如何,三四十年内煤炭的作用不可替代。从煤炭行业来说,我们不做“怨妇”,我们理直气壮。
2018—2019年采暖季总算“平静”的过去了,可能大家对上一采暖季“跑步取暖”的极端场面还历历在目。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煤炭的消费总量比最严厉的“一刀切去煤化”的上年同期净增了1.6亿t,虽然拼尽蛮力经过2个采暖季跨3个年度的“煤改气”、“煤改电”和严格的限煤措施,这个采暖季民用散煤消费总量实际削减只有1600万t左右,在我国整个煤炭消费总量里差不多只是“毛毛雨”。据调研了解,上一采暖季已经完成“煤改气”、“煤改电”的偏远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用户,这个采暖季又“返煤取暖”现象比较普遍,正因为“宜煤则煤”的政策调整,煤炭兜底作用开始显现,这个变化也在提示我们要实事求是,要科学发展。才使得这个冬季取暖民怨没有沸腾、雾霾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如果没有这四个字,大家可以想象2018-2019年采暖季会不会这么安静?
说到中国的能源,现阶段的肯定离不开煤炭,不管外界声音如何,三四十年内煤炭的作用不可替代。从煤炭行业来说,我们不做“怨妇”,我们理直气壮。高喊“去煤化”、“弃煤化”、“减量替代”,甚至马上要“革煤炭的命”,都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
反观被寄予厚望的“清洁能源-天然气”。天然气本身的优势毋容置疑,NOx排放量大的问题暂且不提。但是这些希望的基础必须是建立在有足够的天然气保障供应的大前提下,气源是“刚需”,打不着火就要吃生食,就要“跑步取暖”。2017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总量2373亿m3;2018年2766亿m3,比2017年净增393亿m3,按照折标算,仅相当于增加了5300万t商品煤,可是投入的人力、财力以及消费者付出的成本,远远超出3倍的概念。
能源革命是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大趋势和新要求,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要抓紧推进,我们都期待高碳化石能源能早日被替换和淘汰,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国人口这么多、经济总量这么大,而且尚处于发展中,能源消费是“刚需”,必须实事求是、多策并举、稳步推进,不宜操之过急。污染治理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指望立竿见影、期待快刀斩乱麻,不接地气的政策措施很难持续。
针对民用煤清洁利用的障碍与机制我想提三点建议::
一是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中短期内国民经济、民生能源绕不开煤炭,也离不了煤炭。只有在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的同时,加大、加强、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才是真正务实的办法。不能轻视,更不能扼杀,绝对不能一刀切。“革煤炭的命”为时尚早,这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这是社会在冷静、沉思后的普遍看法,大家都认为煤改气煤改电过于冒进,是要吃苦头的。
根据最新的资料,我国已探明的能源矿产资源总量中,煤炭占比已经高达97%以上,石油、天然气探明资源量占比在进一步下降。2018年我国天然气自产1 610亿m3,进口1254亿m3,表观天然气消费总量2 766亿m3。看起来数字很大,容易造成误解。按照天然气最理想的热效率计算,事实上2018年自产的1610亿m3天然气仅相当于2亿t不到的商品煤的总能效,全年消费的2766亿m3天然气只相当于3.75亿t商品煤的总能效而已,还不到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10%。但是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到45%,其增长率大有追赶石油对外依存度70%之势。我国天然气的进口来自哪里?最近的管道天然气来自中亚、南亚、西亚和俄罗斯,管输距离动辄5000~6000km;进口的LNG大量来自北极、澳洲、南北美州,都在10000 km以上,LNG运输船跑一趟也得一二个月。把我国如此巨大体量的能源需求全部依托在国外进口上,其保障是何其脆弱、其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消费成本是何其高昂。
电用起来非常方便,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应稳步推进。现在政府提出三年行动计划,一上来就是招标采购要求三年内80%煤改电,那是不可能实现的,直热式煤改电采暖能效只有百分之二十几,除了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这类设备能效高一些。我们现在用的电70%以上还是燃煤发电,电是煤转换的,所以一些政府在做政策规划的时候有个误解,就认为电是干净的,下很大的决心代煤,实际上是不了解。我们的电将来一旦施行碳税了以后,你用一度电需要烧多少煤呢?这有一套算法,并不是说煤改电就清洁了。所以为什么要宜呢?这个宜字是需要大家非常认真的去理解和思考它的含义。
立足我国自有的资源才是最靠谱、最踏实的选项,煤炭没有必要去强调曾经的辉煌和贡献,也没有必要寻求同情和怜悯。只有把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管好、用好,发挥好资源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才是明智的选择和长远可持续的办法。
二、我国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门类很多,发展很快,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发展的还很不够,还要继续努力,迫切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管理部门要给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进、发展、提高的机会和时间、空间上的支持。
燃煤污染问题客观存在,造成燃煤严重污染的根源,是由于流通和环保监管不力、用户放任、消费者任性的共同作用引起的。我国燃煤数量巨大,燃煤设备大多原始落后,烟气排放无人过问,散煤掺杂使假成风,家家烧煤、遍地冒烟到了泛滥的程度。优质的好煤、好的燃烧技术和设备得不到推广使用。一到“雾霾”来了、PM爆表了,政府管理的手段就是行政命令,要求马上立竿见影,病急乱投医,动不动来个“一刀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漠视日常的煤炭清洁利用工作,出了问题把责任一股脑儿全部怪罪在“煤炭”头上是不讲道理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散煤的清洁利用方面。
2018年我国原煤入选率达71.8%,入选总量超过26亿t。我国的选煤技术、选煤工艺、大型装备都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只要市场需要,用户提出煤质要求,都可以进行定制化生产。全国2/3以上的商品煤都是在出厂前就按照品种质量分选好的,怎么一到市场上就劣质煤泛滥,连我们从事全国选煤工作的同志都一头雾水,值得市场流通监管系统深思。 民用散煤污染是大家都觉得最头疼的部分,其实已有很好的改进措施,就是“好煤配好炉”方案。因为民用散煤总量并不是很大,环境能容纳,不要过度听信“民用散煤排放比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高10倍”这样耸人听闻的言论,只拿排放强度比、不拿排放总量对比是不客观的,包括宣传PM2.5有如毒气一般、碳排放如洪水猛兽等,恶意夸大渲染,容易误导决策。几种典型煤基燃料与典型民用新型炉具燃烧排放对比见下表。
几种典型煤基燃料与典型民用新型炉具燃烧排放对比
这里我想提出如下看法:
一是现行的《高污染燃料目录》存在瑕疵,实施燃煤超低排放了还是“高污染燃料”吗?应该是《需要严格控制污染的燃料目录》才对,该政策存在定位不准、导向偏差、唯成分论,管理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控制烟气排放上。
二是“禁燃区划分”政策应当科学细化。“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控被扩大成“2+26”个行政区域“禁煤”,各个行政区内都有大量的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乡镇村落,应当更科学、更细化,否则只能是弄虚作假,最后又不了了之。
三是“限煤”政策,引起不少地方发改委(局)、环境管理等部门生硬应对,泥沙俱下,拒绝一切“涉煤燃料”清洁高效利用项目,严重挫伤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的积极性。人为加重“缺能”、“缺气”、“缺电”问题,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议有关部门把煤基清洁化燃料产品暂不计入当地耗煤考核总量指标,减轻地方管理部门的心理压力。
三、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也有技术可能性,在不远的将来彻底解决煤炭的清洁利用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独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煤基能源清洁发展道路,而且是事半功倍,不受制于人的发展道路。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东西南北气候差异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但是能源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基础条件,是“刚需”。未来二三十年内我国的基础能源还只能靠煤炭。虽然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不尽如人意,加大、加强、加快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研发是我国的国情,是现实的办法。全社会所有燃煤用户、耗能用户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
目前,各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和装备在不断涌现,都有较好的节能、提效、减排效果,一些更新型、更先进的技术都在不断露出“苗头”,只要政策给予一定时限的“发展空间”和资金、人力物力的支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相信依靠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最终解决好我国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包括碳排放问题。就民用清洁煤基燃料和高效炉具而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新型炉具的推广应用力度,转变发展理念,主动作为,主动停止生产和淘汰老旧低效高排放炉具;要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大胆引进新技术,尽快全面提升我国民用煤基清洁化燃料和新型高效低排放炉具的技术水平。
来源: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123456
0477-3856111